• 搜基本信息
  • 搜全文
  • 搜全文
  • 搜基本信息

相关教师

换一批
:2024-07-03
:6467
姬扬 博士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二维码
    • · 半导体物理学
    • · 凝聚态物理学
    • · 光学

姬扬,男,197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年和199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88月-2002年7月,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工作,博士后。2002年8月-202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自2024年7月起,在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工作。

学术研究: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发表 SCI 文章大约 80 篇,代表性成果包括:半导体量子阱中电子的子带间弛豫过程(第一作者,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8);近藤效应的相干性和相位演化(第一作者,Science, 2000;第一作者,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电子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第一作者,Nature, 2003);电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自旋弛豫过程的影响(通讯作者,Physical Review B, 2008);微波对电子自旋弛豫过程的影响(通讯作者,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9);用全光学方法观测到多重核磁共振现象(通讯作者,Physical Review B, 2016);均匀和非均匀的能级展宽机制导致不同的自旋噪声谱(通讯作者,Scientific Report, 2017);一种广泛存在的干涉环(“相干彩虹”)的形成机制(通讯作者,Science Bulletin, 2018;物理学报,2022);用全电学方法实现了无需磁场的可编程的存算一体器件(共同通讯作者,Adv. Electron. Mater. , 2022)。

科普和教学: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历年的讲授内容包括研究生课程《半导体量子电子器件物理》、《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光谱学研讨课》,本科生课程《力学》和《光学》。在科普和教学方面,有文章大约 60 篇,发表在《物理》、《自然杂志》、《现代物理知识》、《物理教学》等国内杂志上。在科学网博客、科普中国和《返朴》等网络媒体上进行科普和教学宣传,相关的文章有几百篇,还有一些视频和访谈。参与《半导体物理学进展》、《物理学名词(第三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编撰工作。

翻译出版:

独立翻译出版了9本译著,包括《半导体中的自旋物理学》,《激光光谱学》(共两卷),《磁学:从基础知识到纳米尺度超快动力学》,《半导体的故事》,《半导体物理学》(共两卷),《理解权力:乔姆斯基问答录》,《引力的影子:寻找引力波》;合作翻译出版了 1 本译著,《磁学和磁性材料》(韩秀峰,姬扬,余天 等译)。

荣誉和奖励:

2002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8 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李佩教学名师奖。

近期的兴趣:

1、从事半导体自旋物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用光学和电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旋相关的物理和器件。

2、AI 和大数据时代的物理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把定性和半定量物理和大规模计算能力结合起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

3、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把更多更新的科技知识传递给更多更广泛的人群。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