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起任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6月获浙江大学生态学博士。2004年11月至2007年2月挂职任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综合调研处副处长,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农场书记、副场长(浙江大学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曾长期担任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海南分站站长,现任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试验站、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担任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的子项目“水旱轮作中土壤肥力特征变化与养分利用机制研究”、“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农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浙能长兴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农光互补农作系统关键技术可行性研究”等项目负责人,并主持“海盐县农业科技创新园概念性规划与可研(2020-2021)”“安徽省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兰溪市现代农业规划(2016-2020年)”、“余姚市谢家路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诸暨市休闲农业试点示范研究”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共20多项,在薯类作物逆境生理、作物生长温度效应及其计算机模拟方面有所贡献,提出了作物生长温度效应的通用模型,修正了前人这一领域的缺陷,在休闲观光农业、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并在国际期刊《Plant Growth Reg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等刊物以及国内《应用生态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核农学报》《农业经济问题》等一级学报和相关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其中影响因子6以上两篇。获省部级奖2项、厅级奖4项,主编、副主编著作两部,参编中英文著作5部,已培养毕业硕士生8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