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胡少华,男,医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大学临床拔尖青年人才A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双相障碍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准医学研究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研究协作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入选第六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榜单。
主持“十四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6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卫健委课题多项,主参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著近170余篇,发表在Lancet Psychiatry, Mol Psychiatry, Science Advances, Br J Psychiatry, Cell Discov, Advanced Sci, , JAMA Netw Open, Clin Transl Med等期刊,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单篇最高他引4400次,荣获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论文,参编或翻译著作、教材10部,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48名。入选2022、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大学公布)。
教育经历:
1995-2000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003-2006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学位
2009-2013 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8-至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领域:
在生物精神病学和临床精神病学的科学领域,开创性研究情感障碍疾病,即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生物学标记、新型治疗技术及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为精神医学的精准医疗提供创新性的科学证据。
双相障碍的肠道微生态研究
双相障碍的神经免疫学机制
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快速抗抑郁剂的临床转化试验
情感障碍认知损害的评估和干预
期刊编委和评审专家
The Lancet Psychiatry 青年编辑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编辑
Neuroscience Bulletin 青年编辑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副编辑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副编辑
BMC Psychiatry 副编辑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中文版)责任编辑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文版)编辑
Sleep (中文版) 编辑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
担任Cereb Cortex, Psychological Medicine, Bipolar Disorders, Am J Neuroradiol, Neuroimag审稿专家
学术委员会成员
国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身医学研究分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双相障碍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准医学研究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研究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第六届)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焦虑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行为医学教育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神经科学会神经修复与康复学会常务委员
浙江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委员会常委理事
国际: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会员
国际双相障碍协会(ISBD)会员
课题组长期面向国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诚挚邀请从事神经生物学、精神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分析等专业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团队,也欢迎有交叉学科背景学者加入。
有意者可发送邮件至胡少华教授的邮箱 dorhushaohua@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