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马梁,副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所,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访问学者。他于2005年获得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信息学双学士学位,研究生就读于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纳米院),在系统生物学平台从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2008年9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奖学金的支持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留学,于2012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从2012年3月至9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公派期满,回到纳米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4年10月出站留校工作。他于2016年1月加入机械工程学院杨华勇院士团队,开展生物3D打印的相关研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研究领域包括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微纳生物制造技术和微流体芯片技术来精确构建体外病药理模型进而进行一系列的诸如药物递送微纳机器人,疾病药物筛选等新型生物医学诊疗方法的研究。他在生物制造与组织工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Bio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Biofabrication,Engineering, Small Methods,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近五年来发表论文篇均影响因子10.15,被引用3000余次,Google Scholar H指数 27。参与发起SCI 杂志《生物设计与制造》(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023年入选中科院医学大类一区,JCR Q1,影响因子8.1,并担任AE及编辑部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of the Editorial Office)。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常务委员在内的多个学会与行业协会委员。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2022日内瓦发明展金奖一项。担任本科生《工程材料》教学工作,课程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生课程,曾担任机电1803班班主任,现担任竺可桢学院混合2209班班主任,获得2021-2022,2022-2023连续两年浙江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随杨华勇院士“机电液重大装备教师团队”获得“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代表性论文(Selected Publications):
1.Weikang Lv, Haoran Yu, Abdellah Aazmi, Tuya Naren, Wanli Cheng, Mengfei Yu, Zhen Wang, Xiaobin Xu, Huayong Yang and Liang Ma*,Construction of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vascularized liver tissue model in vitro based on a biphasic cell-laden embedding mediu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2025(SCI Q1,IF=16.1)
2. Jiarui Hu,An Ren,Abdellah Aazmi,Changwei Qin,Xinyi Liang,Xiaobin Xu,Mengfei Yu,Qi Li,Huayong Yang*,Liang Ma*,Two-photon Micro/Nano-Manufacturing Towards Applications in Precision Medicine, Engineering, 2024. (SCI Q1, IF=10.1)
3. Abdellah Aazmi#, Duo Zhang#*, Corrado Mazzaglia, Mengfei Yu, Zhen Wang, Huayong Yang, Yan Yan Shery Huang, Liang Ma* ,Biofabrication methods for reconstruct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mimetics. Bioactive Materials, 2024,31,475-496(SCI Q1,IF=18.0)
4. An Ren, Jiarui Hu, Changwei Qin, Neng Xia, Mengfei Yu, Xiaobin Xu, Huayong Yang, Min Han, Li Zhang* and Liang Ma*, Oral administration microrobots for drug delivery. Bioactive Materials, 2024,39,163-190(SCI Q1,IF=18.0)
5. Hongzhao Zhou#,Peng Liu#,Ziqi Gao,Qi Li,Weikang Lv,Jun Yin,Bin Zhang,Huayong Yang,Liang Ma*,Simultanous Multimaterial Multimethod Bioprinting,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022, 5 (3),443-436(SCI Q1, IF=8.1)
6. Abdellah Aazmi#, Hongzhao Zhou#, Yuting Li, Mengfei Yu, Xiaobin Xu, Yutong Wu, Liang Ma*, Bin Zhang, Huayong Yang*, Engineered vasculature for organs-on-a-chip Systems, Engineering,2022, 9,131-147, (SCI Q1, IF=10.1)
7. Liang Ma*#, Yuting Li#, Yutong Wu, Mengfei Yu, Abdellah Aazmi, Lei Gao, Qian Xue, Yichen Luo, Hongzhao Zhou, Bin Zhang*, Huayong Yang,'3D bioprinted hyaluronic acid based cell-laden scaffold for brain microenvironment simulation,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020,3(3) 164-174
(SCI Q1,IF=8.1)
8.Liang Ma#*,Yutong Wu#,Yuting Li,Abdellah Aazmi,Hongzhao Zhou*,Bin Zhang*,Huayong Yang,“Current advances on 3D bioprinted liver tissue models”,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2020,1517.(SCI Q1,IF=10.0)
9. Bin Zhang#, Lei Gao#, Liang Ma*, Yichen Luo, Huayong Yang*, Zhanfeng Cui “3D Bioprinting: A Novel Avenue for Manufacturing Tissues and Organs”Engineering,2019;5(4) 777-794 (SCI Q1, IF=10.1)
10. Liang Ma, Jeremy Baker, Changchun Zhou, Wei Li*, Jing Zhang, Biaoyang Lin*, Gregory Foltz, Jenni Küblbeck and Paavo Honkakoski. “Towards personalized medicine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perfusion-based tissue-model system.” Biomaterials, 2012.33: p. 4353-4361.(SCI Q1,IF=12.8)
教育背景
2008.09-2012.03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博士
导师:Wei Li 教授 (NSF总统青年科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 John T. MacGuire Professorship )
2006.09-2008.06 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经历
导师:林标扬 教授(国家高水平计划专家,师从美国三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Leroy Hood), 程家安 教授 (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副校长)
2002.09-2005.06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理学学士(双学位)
2001.09-2005.06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学士
毕业论文导师:翁文剑 教授
进修经历
2019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 访问学者
2019 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24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21.01-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9.01-2020.12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 师
2017.01-2018.12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合作导师:杨华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11-2016.12 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12.11-2014.10 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合作导师:林标扬教授
2012.04-2012.09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合作导师:Wei Li 教授
学术任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先进制造分会 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 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增材制造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 专家
研究方向:
马梁博士的研究思路为:开展医工交叉学科研究,综合发挥各个专业的学科优势和创新能力,从生物医学中提出问题,利用生物材料学,机械流体学,先进生物制造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双光子打印技术)等工程化的技能来寻求解决方案。
目前研究兴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 病药理体外模型及微流控器官芯片一体化打印制造研究(血脑屏障模型、GBM肿瘤模型、肝纤维化模型)
2. 高精度多材料多工艺融合生物3D打印装备研发及其应用(体积生物打印技术,微流控梯度组织打印,血管化肝组织,微结构复合骨支架)
3. 微纳结构高精度生物医学器件制造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基于双光子成形的亚细胞尺度制造,智能微纳药物递送,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
《生物设计与制造》期刊以及BDMC系列国际会议
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2242 BDM期刊6年发展历程
《生物设计与制造》(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BDM)期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办,与世界知名出版商Springer合作出版,以创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造类期刊为宗旨。发表论文涵盖所有与生物设计与制造相关的生物制造机电系统,体外组织器官制造,器官芯片,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电子与可穿戴器件等研究领域,BDM目前是双月刊(每年6期),每年发文量60篇左右。稿源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土耳其、印度、新加坡、日本、韩国、伊朗、沙特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依托BDM期刊每年会在世界各地轮流召开(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系列旗舰级国际会议BDMC。已于2018年与2019年在杭州与天津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BDMC于2023年8月在新加坡成功举行,第四届BDMC于2024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功举行,第五届BDMC将由英国牛津大学承办于2025年8月8-10日在英国牛津举行,敬请期待。
BDMC2023,2023年8月,新加坡
BDMC2024,2024年8月,日本
BDM期刊于2018年创刊,2019年被SCI-E收录,为第1本入选JCR Engineering Biomedical分库的中国大陆期刊。自创刊以来,先后被国内外多家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Search), EI Compendex, INSPEC, SCOPU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 Current Contents/Engineering,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Dimensions, EBSCO Discovery Service, Google Scholar, Naver, OCLC 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 ProQuest-ExLibris Primo, ProQuest-ExLibris Summon, SCImago, TD Net Discovery Service, UGC-CARE List (India),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WTI Frankfurt eG,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入选中科院医学大类一区,位列SCI JCR Q1分区,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8.1,同时位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推荐高水平学术期刊T1级别,2021-2024 连续四年被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写给正在选导师的同学们:
本课题组直属于杨华勇院士生物制造大团队,主要进行组织/器官特别是病药理模型体外生物打印构建与微流控器官芯片的研究,课题组在深入研究各类打印理论与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基于此来开发生物医学应用,课题组与浙大各附属医院顶尖科研团队均有着长期而良好的合作关系,课题组将给每位加入的同学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宽松而又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鼓励进行科学前沿探索。课题组内科研氛围浓郁,注重每一个同学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培养,尊重每一位同学的科研贡献,适合有志于在生物制造这个医工交叉的前沿领域做出一番业绩的年轻人。课题组目前科研经费充裕,依托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生物设计与制造》期刊以及BDMC系列国际会议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全球业内顶尖实验室均有良好合作关系,可以为各位同学提供丰富的出国深造与进修的机会。课题组每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2名,欢迎具有机电、材料、医学、化学、生医等背景,具有优良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学把天赋带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