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高级会员。1999年7月获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3月获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3月获浙江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于浙江大学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至今于浙江大学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工作。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赴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
【学术成就】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2、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项,出版专著4部,爱思唯尔2020-2024 中国高被引学者。获省部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6 项等。
3、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期刊、IEEE Power Engineering Letters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
【创新成果】
提出了实际复杂电网下风电系统阻抗建模和高效控制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实际复杂电网下风电系统稳定与高品质运行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
1、揭示了风电系统并网失稳现象所呈现的频率耦合特征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谐波矩阵传递函数的风电系统宽频段序阻抗建模方法,解决了传统阻抗建模技术难以描述频率耦合特征的难题,提高了风电系统宽频段振荡分析的准确性,为宽频段振荡抑制奠定了模型和理论分析基础。
2、提出了基于虚拟变频电阻的风电系统宽频带振荡抑制技术,解决了机组参数偏移、电网串补度/并补度变化、背景谐波重叠等实际运行工况下传统振荡抑制方法控制失效与系统失稳的问题,实现了风电系统稳定性和输出电能质量的共同提升。
3、提出了风电系统基于混合虚拟阻抗的电能质量主动控制技术,解决了风电系统自身运行性能改善与主动补偿电网电能质量的灵活兼顾问题,提高风电系统对电网电能质量的支撑能力。
研究成果已在工业中得到大量成功的应用,基于相序域多入多出阻抗模型的宽频段稳定性分析理论在浙江、四川、宁夏、西藏等多个省级电网得到成功部署应用;基于虚拟变频电阻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技术成功解决我国 10 多个省市 200 余座风电场宽频振荡失稳问题;基于矢量比例积分调节器的变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以及主动抵御暂态谐波能力的多机自治协同分层控制方法被正泰新能源、运达风电等行业龙头成功转化并大范围推广。
【所获荣誉】
1、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
2、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2019)
3、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
【学术任职】
1、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副主编
2、IEEE Power Engineering Letters副主编
3、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
【社会任职】
1、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并网与运行专委会委员
2、中国电源学会变频电源与电力传动专业委员会委员
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