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导,求是青年学者
教育背景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和光量子精密测量。
研究领域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光电精密检测,微弱信号处理,量子传感技术等。
2000年09月-2004年07月:浙江大学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2004年08月-2009年06月:浙江大学 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9年07月-2011年06月:浙江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11年07月- :浙江大学 光电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双聘教师
个人简介
1981年生于广东揭阳。2004年毕业于浙大光电系,2009年获浙大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和先进技术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浙大求是青年学者,浙大信息学部青年创新奖获得者。
在光纤传感方面:首次提出大动态光纤角速度传感器理论及技术,完成了其从理论框架建立到技术实现,到产品应用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多次成功应用到试验中,所实现的技术指标在国际领先;同时针对高精度的光纤传感器的噪声问题,首次构建了完整的光纤传感器的噪声模型,提出了噪声分离,最优调制解调策略,光强度噪声补偿等有效的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该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并在十二五全国领域评测中位列国内最高。提出的过调制调制解调方法、半导体放大器饱和系数、光纤无源谐振环滤波、有源谐振环滤波等光学噪声抑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光纤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
在光量子精密传感技术方面:提出光量子压缩光学传感器理论,将量子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光学干涉测量领域中,有望突破现有光学传感的量子极限,获得跨越式的精度指标变换;提出利用光量子特性,实现极弱力物理弱场测量和绝对重力测量等的方案方法,解决了系列技术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预研项目、前沿纵向、某重点项目课题等纵向项目和基金,累计经费超2500万;承担高精度光纤传感器研制和应用、大动态光纤传感器研制、高可靠光纤传感器研制等横向合作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2000万。
近期主要研究有源谐振环在干涉测量中的光电信噪比提高应用、外差干涉仪及其真空光镊中的应用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和基于真空光镊的光量子精密测量。
研究领域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光电精密检测,微弱信号处理,量子精密传感技术等。
任职经历
2009-2011 浙江大学,博士后
2011-2012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讲师
2012-2023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3-现今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重要奖项
浙江大学科研先进个人,2012
863项目先进个人,2012
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
浙江大学科研先进个人,2015
信息学部青年创新奖,2018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
浙江省知识产权奖一等奖,2023
人才需求(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相关待遇情况:
1、光纤传感:光学干涉方向
2、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真空光镊相关
3、FPGA信号处理、光电微弱信号提取
注:硕士每月津贴:学校+助研(2k-4k)+奖励
博士每月津贴:学校+助研(3k-6k)+奖励
博士后每月:学校工资+津贴(1w-2w)+项目奖励
组内每年招生名额:5博士+4硕士+其他
联系方式
陈杏藩:mycotty@zju.edu.cn,1375814624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