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博导,正高级研究员,浙江省特聘专家,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等校级和国家级人才项目,就职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是AI+能源系统,研究愿景是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能源领域理论,开发出具备复杂运行条件下自主性预测、规划、推理、诊断、评估和决策能力的智能系统,实现高效节能。研究方向包括:建筑/数据中心中央空调系统、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多能互补系统、能源互联网等系统中所存在的复杂热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控制、调适、大数据分析、大语言模型应用和故障检测诊断,目前主导开发热力系统通用仿真云平台(包括暖通仿真软件)、高效冷源机房群控和暖通群控软件、智慧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研究远景是在智慧城市能源系统的核心理论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并综合以上研究积累形成智慧城市能源系统核心软件解决方案。目前与相关业界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
围绕能源系统高效节能的重大需求,主持科技部与芬兰商务局共同支持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委与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WO共同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荷兰创新技术基金、荷兰国家企业署和香港研究资助局等资助的科研项目。目前担任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期刊编委(荣获2021年最佳编委),《建筑节能》期刊编委,《暖通空调》期刊编委,Building Simulation期刊编委。受邀为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参与起草国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参与国际能源署ANNEX区域能源项目。目前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引用量逾5000次,一作/通讯SCI论文篇均引用约47次,H-index为24。承办第二届全国建筑调适与运维大会和参与承办中国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学术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2022-2024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2022年发布的全球Top 2%顶尖年度影响力学者榜单。
目前主编教材《能源系统人工智能方法》,主讲本科生专业课程《制冷装置自动化》和《能源系统大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参与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和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国际暑期学校授课。欧洲工作期间,曾参与欧盟教育培训项目并获得欧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博士生教学技巧》和《高等教育设计》等教育培训证书,担任荷兰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研究生课程《Intelligent Building》助理教师。近些年来,所培养硕博毕业大多就业于华为等一流企业。支持在校博士生海外联合培养,例如已有在读博士生赴剑桥联合培养。所培养本科生有拿到国际名校如耶鲁大学等高校读博的案例。
工作经历
2016年9月-至今,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浙江大学“百人计划”正高级研究员
2014年3月-2016年3月,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荷兰,博士后研究员
2013年9月-2014年3月,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香港,副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10年5月-2013年11月,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屋宇设备工程,博士学位
2007年9月-2009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6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课题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