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基本信息
  • 搜全文
  • 搜全文
  • 搜基本信息

相关教师

换一批
:2023-08-03
:27068
何光玉 博士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0086-571-87953971
  • 紫荆港校区海纳苑1幢
    • · 盆地构造
    • · 油气地质
    • · 海洋地质
    • · 工程地质

何光玉,男,博士,副教授,SCI兼EI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特约审稿专家。中文核心期刊《石油实验地质》编委。

分别于1991、1995与199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河南油田研究院开发一室助理工程师,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后与副教授。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曾获浙江省政府海洋专项经费资助,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了长达3年的海洋新能源国际合作研究。

曾获浙江省科技二等奖(2010年,排名第一)、国家科技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2008年,排名第一,本学科共6人获奖,其他5人中4人为中科院院士,1人为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

主要学术贡献:1)首次发现了我国“西气东输”战略的主气源之一——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北部山前冲断带主力气源”(1999),并已经被目前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所证实;2)首次建立了北祁连山前冲断带、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北缘、东海盆地的多个伸展、逆冲与走滑构造变形模型,恢复了中新生代的盆地原型,获得了油气勘探的突破,发现了一批新的油气储量(2003-2020);3)首次系统确定了新疆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火成岩的时空分布(2003-2018)。

人才培养贡献:1)培养了一流的学术人才,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姚泽伟同志,在《Nature》 指刊上发表了原创性的高级别学术论文.这是浙江大学地质学科有史以来(所有教师和学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最高级别的学术论文(2018);2)培养了一流的应用人才,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郑晓丽同志,刚毕业到中石油工作3年,因为工作突出,在2019年7月1日党的生日,其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3频道)面向全球专题报道!

本人率先(2004年)建立了浙江大学第一家 “沉积盆地大数据实验室”,数据涵盖国内外大型沉积盆地和海域,可以开展 油气、海洋、工程、水文与计算机等方面的尖端研究。

热衷欢迎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前来攻读学位和加盟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